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董仲舒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汉书》
材料三: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写下了《沁园春•雪》.其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件事?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和材料一的政策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秦皇汉武”各是指谁?“秦皇汉武”对待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清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宗旨?( )
A. 欧洲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约 D. 联合国
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提示内容 | 起止时间:1861﹣﹣1865年 |
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 |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战时期曾有一幅漫画,描绘的场景为:四位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一具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狼狈溃退。这幅漫画的创作灵感来自(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珍珠港事件
C. 诺曼底登陆 D. 柏林战役
印度外交官潘尼卡曾讲: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潘尼卡如此解读一点,最符合的依据是( )
A. 一战只有欧洲国家参与
B. 一战以欧洲为主要战场
C. 一战只影响了欧洲国家
D. 一战由当时欧洲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