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制度黑暗统治,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制度黑暗统治,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富强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次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瓜分危机更是迫在眉睫。康有为联合各省入京应试举人1300余人联名请愿,发动“公车上书”,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改良派的救国纲领。1898年,光绪帝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百日维新”。

材料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苹命者”,清廷腐败,“无一事不足以丧吾大陆……处于今日,革命固不得不行”。“然则满洲弗逐……以期至乎独立不羁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亦终为欧、美之奴隶而已矣”。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公车上书”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章太炎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革命固不得不行“的思潮迅速泛滥的直接原因。

(4)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5)请例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人民做出的两件好事。

(6)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清朝的腐朽落后是我们挨打、屈辱的根源,只有推翻清政府,才可能摆脱列强奴役、实现民族独立;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4)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5)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收回港澳地区等。 (6)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答出其中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据材料“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次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据材料“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瓜分危机更是迫在眉睫。康有为联合各省入京应试举人1300余人联名请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据材料“无一事不足以丧吾大陆……处于今日,革命固不得不行”。“然则满洲弗逐……以期至乎独立不羁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亦终为欧、美之奴隶而已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太炎的主要观点是清朝的腐朽落后是我们挨打、屈辱的根源,只有推翻清政府,才可能摆脱列强奴役、实现民族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固不得不行“的思潮迅速泛滥的直接原因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4)据材料“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5)据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人民做出的好事很多,如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收回港澳地区等。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

1916年2月至12月,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展开阵地战,结果死伤70多万人。该战役史称

A. 萨拉托加大捷

B. 滑铁卢战役

C. 攻克柏林战役

D. 凡尔登战役

 

查看答案

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

A. 相对论 B. 《物种起源》

C. 微积分的创立 D. 提出进化论

 

查看答案

科技进步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下列由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图示判断这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哪种变化?

 

 

A. 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两极格局演变

B. 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

C.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 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演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