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对内大兴土木,对外排斥夷狄,收取过半的赋税,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对内大兴土木,对外排斥夷狄,收取过半的赋税,征发贫苦农民去防守边疆。男子努力耕种不足以自给,女子努力纺织不足以供穿着。……海内的人悲愤,于是开始逃离叛乱。

材料二:(汉高祖)颁布法令约束节俭,减轻田租,收取十之一的税。……文帝即位后,亲自实行节俭,为百姓安定操劳。……免除了百姓田地的租税。十三年后,到了孝景帝二年,叫百姓只出一半的田租,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税。到武帝初年的七十年间,国家没有事变,不遭受水早灾害的话,百姓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庭自足,京都和封邑的粮仓都全满了,而且官府仓库有了剩余的财物。

——以上材料均摘译自《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的统治有何特点?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作了怎样的调整?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3)综合以上材料,你会明白什么道理?

 

 

(1)大兴土木,赋税沉重,徭役繁重;秦末农民起义暴发。 (2)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3)得民心者得天下。 【解析】 (1)根据材料“秦始皇……对内大兴土木,对外排斥夷狄,收取过半的赋税,征发贫苦农民去防守边疆。男子努力耕种不足以自给,女子努力纺织不足以供穿着。……海内的人悲愤,于是开始逃离叛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统治时期大兴土木,赋税沉重,徭役繁重,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发生。 (2)根据材料二“(汉高祖)颁布法令约束节俭,减轻田租,收取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即位后,亲自实行节俭,为百姓安定操劳。……免除了百姓田地的租税。十三年后,到了孝景帝二年,叫百姓只出一半的田租,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暴君亡国,明君兴邦;得民心者得天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引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华夏民族大致形成于什么时候?其构成主体主要是哪两大部落?

(2)根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东汉至西晋时期,华夏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出现什么新动向?你认为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国家统一是社会进步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与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公元前221年,我国首次实现大一统局面。这一年应是公元前多少世纪?哪位历史人物为这一统局面的开创做出了重大贡献?

(2)汉武帝时期,我国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请举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重大措施。

(3)下面图示直观反映了我国东汉至隋朝政权(王朝)的演变更迭情况。请在图示方框中填入正确的王朝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一时段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其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我国大致在什么时候已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稻这种农作物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地区?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汉代哪位历史人物对改进造纸工艺,提高纸张的质量与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对圆周率的准确推算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人类做出的重大杰出贡献。我国南北朝时期哪位科学家为圆周率的准确推算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什么?

 

 

查看答案

(1)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东周都城所在地:洛邑

B.争霸大战发生地:城濮

(2)据图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角逐场地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C”。

(1)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于我国战国时期。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儒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分别是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5)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日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