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面临万分火急的内部事务是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将主要力量用于剿灭农民运动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希望扩大中国市场,要求修约,遭到拒绝后,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故正确答案为D。走私鸦片,毒害国人主要发生于19世纪30~40年代;发动战争,瓜分中国和资本输出垄断经济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查看答案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点主导作用,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客观要求,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间,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取得辉牌成就——国道通车里程达到570公里……新建4条高速公路……新建巴达铁路并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巴中恩阳机场。

——《五年砥砺奋进谱写“五彩巴中”新篇章》

(1)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促使“铁路、公路、机场”出现,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是谁发明的?三种交通工具应用后促使哪些资源得到开发?交通工具的应用和能源的开发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2)改革开放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为提升经济实力,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号克就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查看答案

2018年,新国材中已个面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觊觎已久)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1)材料中童谣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事件的爆发?国民政府采取怎样的应对政策?

(狼狈为奸)

材料二:

 

 

(2)写出图中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的名称。

(3)二战前夕英、法等大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政策?

(同仇敌忾)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神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追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战役一例。

(得道多助)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己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方向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亩,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5)材料中,“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会议决定的?“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哪一文件的签署?

(守卫和平)

材料五:2014年,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居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6)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