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D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l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查看答案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点主导作用,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客观要求,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间,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取得辉牌成就——国道通车里程达到570公里……新建4条高速公路……新建巴达铁路并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巴中恩阳机场。

——《五年砥砺奋进谱写“五彩巴中”新篇章》

(1)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促使“铁路、公路、机场”出现,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是谁发明的?三种交通工具应用后促使哪些资源得到开发?交通工具的应用和能源的开发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2)改革开放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为提升经济实力,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号克就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