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A. 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 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 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 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我们可通过上网获得信息,传统的报刊被冷落,但千百年来,报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关于下图中报刊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
B. ②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刊载新闻、评论等
C.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狂人日记》在此刊物上发表
D. ④开始宣传“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提倡分权与制衡)和卢梭(提出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楔入到心理层面。”这句话揭示了( )
A. 革命派主张“实业救国” B.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 国民革命运动具有群众基础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上述数据说明了辛亥革命( )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结束了封建帝制
C. 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内容摘录:“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茶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