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B 【解析】A项经济建设有计划性,不符合史实,题干B点的时间是1957年、C 点的时间是1960年,此时,国家经济建设盲目冒进,没有计划性;B项“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符合史实,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是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导致农业经济迅速下降;C项自然灾害迅速蔓延,不符合史实,那时虽然有自然灾害,但没有迅速蔓延;D项“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说法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词语主要是

A. 土地改革、开国大典、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西藏解放、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查看答案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B. 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宣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查看答案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建设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       

③沈阳飞机制造厂   

④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