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风,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马克思评论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屡遭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屈辱历史)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哪一场战争使近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奋起抗争)
面对侵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虎门销烟 | 林则徐 |
黄海海战 |
|
血战台儿庄 |
|
(3)(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的民族耻辱,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你认为是什么呢?胜利后被侵略者割走的哪块国土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迎接新生)
随后,中国人民经过三年浴血奋战,又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大陆最终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5)(心灵感悟)
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1)材料一的起义指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材料一中的“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件中,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讨伐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车。
(3)材料二描述的场景发生于哪一根据地,
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2006年,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了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他们同样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挽救红军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回答上海是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什么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材料二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3)图1和图2反映的分别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4)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历史事件,两者有何关系?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