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郡县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夏朝 D. 商朝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
①分工细致
②技艺精湛
③原料丰富
④规模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78年I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了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材料一:在粉碎“四人帮”后,从揭批“四人帮”、恢复党和国家正常秩序、恢复邓小平的领导职务,到正式宣告“文革”结束,开始清理“文革”及其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从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强调,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尽快地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到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垒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中央领导人多次出国访问,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到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可以看出,这两年里党中央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逐步地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创造条件。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粉碎‘四人帮’以后……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丁准备。”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若干问题研究》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国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准备工作。
(2)据上述材料和探究,概括当时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探究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材料二:随着垄断资本向全球的扩张,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诸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垒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工业化地区和非工业化地区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世界一体化进程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二》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2)请选择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发达工业国和亚非拉国家中的一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一体化对其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三年(1927-1930)多的土地革命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方法。如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等。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上》
材料二:为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1947年7月至9月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种,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下》
(1)据材料一、二概括土地分配的共同原则。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况上述土地政策的实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影响。
(3)据上述探究和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下图中底端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1-中国、2-美国、3-日本、4-拉美、5-中国、6-印度、7-亚洲其他国家、8-非洲,对下图中人均GDP分析不准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 B. 20世纪最高的国家始终是美国
C. 20世纪上半期西欧增长缓慢 D. 非洲增长最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