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摘编自中共七大相关资料
材料二: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十协定》
材料三:1946年6月下半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并于6月20日命令国民党刘峙集团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光明前途”和“黑暗前途”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协定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该协定中国共双方初步达成了什么共识?
(3)据材料三指出《双十协定》达成的共识有没有实现?试概括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到什么启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及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在制度上推翻了君主专制,但根植在国人心中的皇权专制——伦理纲常依然束缚着人们。故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彻底否定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封建伦理纲常。
——摘编自周治安《认同、对话、价值》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这个时候,陈独秀和李大钊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大倡民主和科学又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但马克思主义当然包括了科学与民主。
——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宣扬和批判的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C. 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反映了我国实行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集中制
习近平曾经深情地赋词一首:“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他所歌颂的是
A. 焦裕禄精神
B. 铁人精神
C. 雷锋精神
D. 孔繁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