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郑和下西洋

 

A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查看答案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查看答案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回顾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之路迈进的历程,给我们许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1978·崛起准备期)

材料一:可以说,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79——2020·崛起起飞期)

材料二: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中爆发的……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动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

——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崛起准备期犯了哪些错误?(举两例)以及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是?

(2)根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最为薄弱的环节”采取了什么变革措施?材料二认为经济特区的开辟起到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道路”是什么?举例说明在此道路上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摘编自中共七大相关资料

材料二: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双十协定》

材料三:1946年6月下半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并于6月20日命令国民党刘峙集团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光明前途”和“黑暗前途”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协定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该协定中国共双方初步达成了什么共识?

(3)据材料三指出《双十协定》达成的共识有没有实现?试概括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