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叙利亚战乱、也门冲突、俄乌刻赤海峡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材料一;德国军队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在9月1日出动。它的空军首先出动袭击波兰飞机场上的波兰空军中队。在两天之内,波兰的空军实际上已被歼灭。在一个星期内,德国军队已深入波兰,……第二个星期的特点是剧烈的战斗,结果名义上约有200万人波兰军队溃不成军,不再成为有组织的武装力量。
﹣﹣温斯顿•丘古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1944年6月5日夜间,盟军部队开始攒渡荚古利海峡,向诺受底半岛进发6月6日凌晨,美、荚3个空降师2.3万人在诺曼底半岛后而从天而降,以牵制德军,掩护大部队登陆。当天就有5个步兵师登陆,并建立了滩头阵地,到6月底,登陆部队已达100万人以上。……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了11.3万人。
﹣﹣摘自高中历史选修教参《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这次战役”指的是什么?
(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按着“示例”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填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过程示意图”中的相应位置(说明: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诺曼底登陆③德国进攻波兰、荚法对德宣战④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⑦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答案序号:从左到右依次填写为
(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即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自徐藍《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材料三: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妥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
(1)指出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材料一中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边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禁止绝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英、法、日等国“委任统治”。
材料二: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图国务卿休斯在某条约签字后,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1)写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签订“条约”的双方各是谁?
(2)材料二中美国国务卿休斯为什么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3)材料一、二中签订的两个条约对我国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列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二: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它们是哪一法律文献的内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法律文献的颁布宣告了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涨为70.7%,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1927年的60.5比39.5,变成46.6比53.4.苏联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在此期间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超过了同期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概括了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的意义
B. 概括了苏联“一五”计划的意义
C. 总结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 总结了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
有一首诗写道:“长征火箭破云端,力挽神州绽笑颜。轻吻蟾宫情已醉,科研项目梦犹欢。眼光凝聚十三亿,环宇逗留三十天,兄弟二人怀壮阔,东风一奏凯歌还。”诗中“环宇逗留三十天”主要得益于( )
A. 生物工程技术 B. 空间技术
C. 新能源技术 D. 原子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