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 B. 中国人...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

B.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 祖国大陆统一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万众欢腾,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故正确答案为 D。ABC均不符合史实,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材料二  1942年1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联盟.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

材料三  2011年,胡锦涛在法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联盟”指什么?它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材料二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2)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查看答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曰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週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二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年代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2

 

1896—1911

38

172

366

238

136

958

63.86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查看答案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材料一指出的“招商局”的诞生与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