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5年,苏联在一文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竭力扩大民族解放斗争的战线,吸收...

1935年,苏联在一文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竭力扩大民族解放斗争的战线,吸收凡是决意抵抗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侵略行动的民族势力,来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主要是建议

A.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共产党应当竭力扩大民族解放斗争的战线,吸收凡是决意抵抗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侵略行动的民族势力,来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该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土地革命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付诸于政治实践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杨老师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清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梳理知识理清线索)

(1)请将图示①②处的相关事件补充完整,并分别简述其影响。

活动二:(横向联系比较异同)

(2)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内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弱国外交?

(3)苏联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共同之处?

活动三:(提取信息感悟升华)

(4)下面的情境中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1916年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拽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1939年8月,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促请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以便赶在纳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该建议,并拨款20亿美元作为研究原子弹的经费。由于整个工程的领导机构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故取名为“曼哈顿计划”。經过3年的努力,1945年7月16日,第亠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时制造出的两颗名为“小男孩”和“子”的原子弹分别于8月6日和9日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也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巨大伤亡。

1916年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拽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1939年8月,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促请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以便赶在纳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该建议,并拨款20亿美元作为研究原子弹的经费。由于整个工程的领导机构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故取名为“曼哈顿计划”。經过3年的努力,1945年7月16日,第亠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时制造出的两颗名为“小男孩”和“子”的原子弹分别于8月6日和9日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也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巨大伤亡。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科技发明带来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入的工业革命。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1)根据材料一,列举英国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具体事例。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1865年至1900年涌现出众多发明的原因。美国政府又是如何保护这些发明创造的?

(3)材料三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查看答案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的推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改编自《现代化通病》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编、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以征收粮食代替余粮征集制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工业

全国推行工业国有化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是绝对必要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索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

(1)材料一中,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列宁是如何看待1861年改革的?

(2)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3)材料三中,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