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下图遗迹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 ...

如下图遗迹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 英军攻陷广州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沙俄侵占雅克萨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给出的如图遗迹是圆明园远瀛观和大水法的残迹,它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C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英军攻陷广州、沙俄侵占雅克萨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  )

A. 1839年 B. 1840年 C. 1841年 D. 1842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 

(4)请简要写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禁海,“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准噶尔部采取的政策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策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上述措施的作用。

 

查看答案

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的法国思想家是(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狄德罗 D. 卢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