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平与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大战中“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 煤(百万吨) | 铁(万吨) | 钢(万吨) | |||
1939年 | 1946年 | 1939年 | 1946年 | 1939年 | 1946年 | |
英国 | 235 | 193.1 | 811 | 789 | 1343 | 1290 |
法国 | 50.2 | 49.3 | 738 | 344 | 795 | 441 |
德国 | 386.8 | 105.5 | 1775 | 208 | 2373 | 356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介绍的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格局……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4)材料四中“两极结构”的形成与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结构”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改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优越的政治制度”及奠定其法律基础的文献。
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2)材料二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
(4)根据材料三,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
材料四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出德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出两国的一项发明成果。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自诞生之日起至今,虽然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5年,英王接见美国驻英大使时说:“先生,我希望你相信,而且转达给你的美国同胞,在过去的这场冲突中,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履行我对子民所应负的职责。坦白地对你说,我是最后一个同意分离的。但是离既然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避免,那么,我将第一个接受合众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友谊。”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接受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时间,分析美英之间“这场冲突”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世界历史》
(2)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番话最有可能是哪位美国总统的名言?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入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50年代迅速崛起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可以从美国的历史进程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
实行时间 | 农村政策 | 主要内容 | 重要影响 |
1950~1952年 | 进行土地改革 |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
1953~1956年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1978年以来 | ① |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材料二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材料三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只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在材料一表格①处填上相应的农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的俄国沙皇是谁?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直接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 年的《开罗宜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 )
A. 实现民族独立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中美关系友好 D.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下列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役有:
①马恩河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莫斯科保卫战
④淮海战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