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9月12日,慕尼黑博览会上的某项发明在一份报纸上被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 )
A. 车上的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 多极化趋势加强
B. 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A. 卢沟桥事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德军进攻苏联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
A. 牛顿和王大珩 B. 牛顿和邓稼先
C. 爱因斯坦和王大珩 D. 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14—16 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 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 B. 文艺复兴和雾月政变
C.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