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日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的问题。...

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日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竞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

材料四: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过了价格改革关。

材料五: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报告》

(1)联系所学,材料一中的“列宁的思路”其体指什么?“苏联的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联系所学,材料二中“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五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有哪些?材料五中的“中共十四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呢?

(4)材料四中,你认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呢?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呢?

(5)通过阅读材料和探究以上问题,请你谈一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1)新经济政策;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年。 (4)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供应日益充足,改革创新了经济管理体制,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决策,适时调整、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社会主义究竞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可知,“列宁的思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2)依据材料二信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可知,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依据材料三信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和材料五“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共十四大”是在1992年召开的。 (4)依据材料四信息“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过了价格改革关”可知,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供应日益充足,改革创新了经济管理体制,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是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认识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决策,适时调整、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党的发展历程,读材料,答问题。

材料一: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1)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材料二: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原因。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嬴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3)据材料三判断,“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说它“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四: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4)材料四中的“这场军事政变”,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5)结合上述材料,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和谐,又遍布矛盾的世界,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主要思想包含哪两部分?

(2)从材料一中找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

材料二  ……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因势利导,共为体系,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建堰22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3)材料二所指的是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4)从材料二中找出它被称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3日,英国进行“脱欧”公投,结果英国脱离欧盟。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 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 引进科学技术

C. 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D.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查看答案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 希特勒上台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 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查看答案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