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开展了“中国自信”的主题团队活动,请你和他们...

在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开展了“中国自信”的主题团队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文化自信——感受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根据下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三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进行史实论证。

任务二(理论自信——感知中国理论)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与发展

(2)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③说法中有误的是(填序号)④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小明制作时间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记不清“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七大”还是“十八大”上,请你在时间轴上给准确的填写出来。(答题卡上写出在几大上即可)

任务三(道路自信——探索中国道路)

(3)将下表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中国道路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历史意义

守制·歧路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自强、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变制·寻路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建立君主立宪制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建立共和国制

 

星火·指路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求是·领路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务四(制度自信——感悟中国制度)

(4)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在如今的中国正在焕发着无穷生命力。阅读下列两段历史叙述,选择其中之一的历史阶段,从三方面用史实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任务五(中国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结合任务三和四,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1)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③;俄国十月革命;十八大。 (3)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邓小平。 (4)选择论述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但是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 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其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贝多芬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故③观点错误。 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 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八大新修改的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分析图表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选择论述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在意识到自己的危机。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拿破仑的什么东西将不会被人忘却,将永垂不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法取得克里木战争胜利的政治、经济原因。俄国后来为此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战前国际秩序进行的破坏与重建,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共同性质?这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4)战争的需要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军事行动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中?

 

查看答案

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

(3)阅读思维导图,阐述美国富强的史实。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中日求强)比较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明治初期小学课堂

(2)(中国发展)

表一: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

 

1月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表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从2002年到2004年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84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根据表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写出取得这些成就的政策性因素。

(3)(世界形势)

美国政府在当地时间2018年4月3日下午宣布,对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你认为英美两国的所作所为违背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之争,提出你的一个解决方案。

 

查看答案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以下史事与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影响

A

玻利瓦尔等领导的拉丁美洲反殖民斗争

粉碎了殖民枷锁,基本奠定了现代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

B

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直接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

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战争和现代化改革

为以后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D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反映了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