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4月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2016(丙申)年清明黄帝文化学术交流会,即“黄...

2016年4月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2016(丙申)年清明黄帝文化学术交流会,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下列成就可以入选黄帝时期文化的有(  )

①建造宫室 

②开垦耕种 

③制作衣裳 

④挖掘水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黄帝的相关知识点。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传说中教人农耕的是炎帝,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学习,了解北京人不能通过(  )

A. 人类化石 B. 遗留的粗糙石器

C. 遗留的炭屑、烧骨 D. 遗留的谷物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元谋人 D. 半坡人

 

查看答案

在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开展了“中国自信”的主题团队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文化自信——感受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根据下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三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进行史实论证。

任务二(理论自信——感知中国理论)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与发展

(2)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③说法中有误的是(填序号)④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小明制作时间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记不清“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七大”还是“十八大”上,请你在时间轴上给准确的填写出来。(答题卡上写出在几大上即可)

任务三(道路自信——探索中国道路)

(3)将下表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中国道路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历史意义

守制·歧路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自强、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变制·寻路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建立君主立宪制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建立共和国制

 

星火·指路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求是·领路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务四(制度自信——感悟中国制度)

(4)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在如今的中国正在焕发着无穷生命力。阅读下列两段历史叙述,选择其中之一的历史阶段,从三方面用史实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任务五(中国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结合任务三和四,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在意识到自己的危机。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拿破仑的什么东西将不会被人忘却,将永垂不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法取得克里木战争胜利的政治、经济原因。俄国后来为此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战前国际秩序进行的破坏与重建,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共同性质?这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4)战争的需要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军事行动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中?

 

查看答案

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

(3)阅读思维导图,阐述美国富强的史实。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