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文物的主要成份是什么?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文物的主要成份是什么?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对图一中的文物及此类器物,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2)图二中的文物是南朝陶瓷业发达的见证。“南朝”开始于哪一年?前后包括哪几个王朝的更迭?

(3)比较图中的二件文物,外观上有何相似之处?

 

(1)铜、锡、铅。商朝或商周时期均可。开放式答案,答出三点即可。如就图一中这件文物而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属于礼器;因器物上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等,就青铜铸造业来说,青铜铸造业高度成熟;生产技艺高超,生产的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等。 (2)420年,宋、齐、梁、陈。 (3)都装饰有花纹。(如果能够答出器形高大亦可。) 【解析】 (1)图一是青铜器司母戊鼎,青铜器的主要成份是铜、锡、铅。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属于礼器;因器物上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等,就青铜铸造业来说,青铜铸造业高度成熟;生产技艺高超,生产的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等。 (2)据所学知,“南朝”开始于420年,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3)观察两幅图片可知,图中的二件文物都装饰有花纹,器形高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是公认的贯彻法家学说最为彻底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统一后不久,秦始皇就采纳李斯的建议,“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从而速成了中国文化之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室息,广表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谁?其主要观点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2)材料一中“卫鞅”是谁?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措施。(任意写出3条即可)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医乐卜筮种树之书”为何不在禁书之列?焚书的危害是什么?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300多年间大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在数学领域最先进研究成果的获得者是(  )

A. 刘徽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查看答案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土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原有的统治方式”主要是指(  )

A. 分封诸侯制度 B. 赋税征收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官员监察制度

 

查看答案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很快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由此衰落。追究“八王之乱”的原因,不能不关注的焦点是(  )

A. 人口南迁的得失 B. 赋税征收的多少

C. 儒家学说的扬弃 D. 分封制度的利弊

 

查看答案

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表达了自已对生命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求“重于泰山”,他忍辱负重,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  )

A. 李冰 B. 董仲舒 C. 司马迁 D. 祖冲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