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语句出自于哪个皇帝?其治国思想吸取了哪个朝代的灭亡教训?

(2)材料二中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称哪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为“人镜”?

(3)材料三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

(4)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这位历史人物的统治。

 

(1)唐太宗李世民;隋朝 (2)魏征 (3)开明的民族政策 (4)他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分)(答“贞观之治”只得1分) 【解析】 试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准确认识,材料中“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唐太宗李世民在西区隋朝灭亡的教训基础上所语:“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魏征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正确和错误。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大意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评价,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他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的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就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

 

查看答案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 (  )

 

查看答案

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和他们交战的对手是匈奴军。(   )

 

查看答案

隋文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查看答案

玄奘西行: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经历被编成了《大唐西域记》。(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