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签订的条约是 A. 《...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签订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D 【解析】 依据题干“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故A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故B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故C不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是

A. 关天培

B. 左宝贵

C. 邓世昌

D. 叶志超

 

查看答案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下面最能体现日本野蛮真相的事件是

A. 旅顺屠城

B. 火烧圆明园

C. 鸦片战争

D. 虎门销烟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沙俄

 

查看答案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是

A. 义和团

B. 太平天国

C. 黄巾军

D. 赤眉军

 

查看答案

    材料论述题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刚开始的照搬苏联模式,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曾发生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渐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取得巨大成就。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率先在哪里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