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名文,号逸仙,通过行医实践,他认识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名文,号逸仙,通过行医实践,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他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三: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他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历史上把发生在1911年的革命叫什么?

(4)革命成功后,诞生了亚洲第一个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个民主共和国叫什么?

(5)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1)孙中山。 (2)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学生能答出此含义即可。 (3)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 (5)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学生能答出一方面含义,教师酌情给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孙中山,名文,号逸仙……他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可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2)据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可知,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3)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占领武汉三镇。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4)结合所学知识,武昌起义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阶级民主共和国。 (5)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不知道贵乎因时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斯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戊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1)材料一中的内容体现了什么观点?

(2)哪场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引进外国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制度变革的尝试,这个历史事件叫什么?

(3)请你列举两位在制度变革的尝试中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4)维新派的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请你列举一条维新人士实行的变法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

材料二: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事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清朝晚期统治集团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2)阅读材料二,在洋务运动中,在经营工业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3)阅读材料三,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

(4)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观察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图片信息,请你给此图取个恰当的名字?

(2)此图反应的历史事件中涌现了很多战争场面和克服困难的故事,请你写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

(3)此图反应的历史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4)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有一个会议至关重要,这个会议是什么?这个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如何?

 

查看答案

观察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你从信息一中获取了什么信息?请你写出信息二中人物的相关史事?

(2)信息三是哪场战争形势示意图?战后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信息四和信息五中的两幅图所反应的历史有何关联?

(4)信息三和信息四反应了两场战争,任选一场战争,写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

 

 

查看答案

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是

A. 鲁迅

B. 孙中山

C. 周恩来

D. 聂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