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

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 重工业发展迅速

C. 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 完成农业集体化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故B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行,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和完成农业集体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次会议结束后签订的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这次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日内瓦会议

C. 华盛顿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尤其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更是视权力如草芥。”材料中的“他”是(  )

A. 华盛顿 B. 拿破仑 C. 杰斐逊 D. 克伦威尔

 

查看答案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克伦威尔建立起军事独裁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D.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宣布为国教

 

查看答案

近几年濉溪县城的大街小巷充满了电动自行车。以电为能源最早出现在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

 

查看答案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轴心国集团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