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具体是如何改变的?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所指的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方面的丰富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3)“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
A. ④①②③ B. ③④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①③
下图《摘棉花》是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些浮夸宣传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下列不是“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A. 中共八大的指引
B. 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C. 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 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