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主要反映了 ( )
A. 西方人普遍身体素质优于清朝国民
B. 洋务派未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源
C. 洋务派应注重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
D.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毫无意义
1781-1790年间,流人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更达2600万两。但1831-1833年间约有1000万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输入
C. 鸦片战争
D. 被动开放
在《史记》中记载了秦二世是通过甚改秦始皇遗诏而登蕋的,但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简牍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说明对秦朝的历史研究
A. 《史记》记载不可靠
B. 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文献
C. 考古发现完全可靠
D. 应注重二者的相互印证
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 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播
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 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具体是如何改变的?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所指的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方面的丰富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3)“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