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中共中央开始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从1960年起,中共开始转变政策,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综合来看,1956-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是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关联文化大革命,B项“飞速发展”不恰当,C项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 互助合作政策 B. 自愿互利原则 C. 赎买政策 D. 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查看答案

(题文)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促使如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B. 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C. 人民建设新中国热情高涨    D. 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