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

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

A. 万里长城

B. 金字塔

C.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 种姓制度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蜿蜒北流,河流两岸便于种植农业,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文明的象征,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C项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D项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写出A、B、C四处的内容。

(4)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查看答案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见证汉藏两族之间友好交往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剪伯赞《中国史纲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请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科举制?

材料二  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二中的“她”是谁?唐朝还有哪两位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6)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查看答案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