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赏析当代学者名作《拿被仑的三副面孔一一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注:普希金,俄国...

赏析当代学者名作《拿被仑的三副面孔一一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注:普希金,俄国人、历史学家、诗人和哲人)的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人间的灾星)

材料一:《皇村回忆》(注:创作于1814年)评判拿破仑的视角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1)材料一中普希金描述了怎样一幕“卫国战争”的场景?据此可见,他站在了哪个国家的立场?在他眼里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伟大的人物明星)

材料二:《拿破仑》(注:创作于1821年拿破仑离世之后)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普希金)指责亚历山大一世:“无声的禁铟是他给世界的馈赠”。现实的困苦让普希金将逝去的拿破仑再次当成对抗专制的救世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普希金选择从哪些层面揭示拿破仑的价值?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普希金创作这首诗时俄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他可能依据哪些史实赞美拿破仑“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世上奇异的过客)

材料三:《英雄》(注:创作于1830年)一诗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观察拿破仑的一生……他内心有爱心和仁慈,冒着生命危险去医院探视和鼓励黑死病人:“致命的黑死病(病中之王)/正吞噬着每一个病人……·他心情沉重地进行慰问,/冷静地握住病人的手/顿时又焕发了新的劲头”。

(4)根据材料三指出,普希金对拿破仑的认识又增加了哪一角度?他从拿破仑冒死探望黑死病人的行为中感受到其怎样的情怀?

(5)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两点即可)

 

(1)侵略俄国的土地,烧杀抢掠。他站在俄国的立场,这场战争 的性质是侵略战争 (2)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特别是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的思想。 (3)农奴制 主要史实:击败反法同盟;颁布《拿破仑法典》;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4)生命哲学角度;不怕牺牲,关心人民疾苦 (5)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要突出他对历史的贡献,也要指出不足;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要从这位人物当时的情景,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性。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可以看出普希金描述的“卫国战争”的场景是侵略俄国的土地,烧杀抢掠。据此可见,他是站在俄国的立场,因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的“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可以看出普希金选择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特别是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的思想这些层面揭示拿破仑的价值。 (3)根据材料二的“(普希金)指责亚历山大一世:‘无声的禁铟是他给世界的馈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俄国实行的是农奴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击败反法同盟;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思想,这些史实可以作为普希金赞美拿破仑“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的主要史实。 (4)根据材料三的“一诗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观察拿破仑的一生”可以看出普希金对拿破仑的认识又增加了生命哲学角度。依据材料三的“他内心有爱心和仁慈,冒着生命危险去医院探视和鼓励黑死病人”可以感受到拿破仑不怕牺牲,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5)普希金评价拿破仑是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较为公正、客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要突出他对历史的贡献,也要指出不足;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要从这位人物当时的情景,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立法制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法律文献在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材料一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该文献确立的政治体制符合哪些阶层的利益?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材料二中“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指的什么国家宣布独立?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3)材料三的文件是在哪次事件中通过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主要指的是哪些人的财产?

(4)结合上述三个文献的内容,请你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查看答案

《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A. 凡·高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毕加索

 

查看答案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形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A. 人文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理性主义    D. 列宁主义

 

查看答案

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下列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 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C.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

D. 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