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它正式诞生于 ...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它正式诞生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武则天时

 

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考试正式诞生。B符合题意;隋文帝改变了魏晋以来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官员,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A不合题意;唐太宗推行科举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C不合题意;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开创了殿试和武举。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A. 贞观之治

B. 开皇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查看答案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 房玄龄    B. 马周    C. 魏征    D. 尉迟敬德

 

查看答案

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哪一位皇帝?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就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材料三  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不同时期的产权制度都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否则将会导致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淑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党中央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及其基本原则。

(3)材料三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据材料概括农村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改革的共同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