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四:1978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凤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文诗。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列举出这项措施实施后所取得的成就(至少两项)。

(2)读解材料二,归纳1978年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呈怎样发展趋势?这些成就归功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彻,这次会议在经济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材料三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

(4)材料四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党和政府在“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5)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1)我国工业水平很低。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2)快速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讲话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创办经济特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了我国工业水平很低。1953年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这项措施实施后所取得的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2)根据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的发展趋势是快速增长;这些成就归功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彻,这次会议上,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邓小平南方讲话。 (4)根据材料四“1978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马克思主义”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政府在“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创办经济特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材料一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材料二: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三: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境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5)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 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某县某村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 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制度?文中某县某村具体的名字是?该制度有何积极影响(至少答出两条)?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种现象说明(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企业职工纷纷脱离国营企业下海经商

③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④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 厦门 B. 珠海 C. 深圳 D. 汕头

 

查看答案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件事件分别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改革开放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