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看下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材料三 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乎,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盛世篇)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 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材料一、二描述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两个盛世景象?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 现的原因。
(2)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民族篇)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 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外交篇)材料四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 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 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4)列举材料四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5)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取得台州战役的胜利
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④设立军机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人君必须忠良辅 弼,乃得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治国措施 ( )
A.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 勤于政事,廉洁奉公
C. 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D.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