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

    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阶级斗争;②“大跃进”;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开始于深圳。(      )

②1984年,中国把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③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等城市。(      )

④中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

⑤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地区。(     )

材料三: 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

1979-1982年

1992年

2001年

2008年

外商直接投资

17.69亿美元

110.08亿美元

488.78亿美元

1 083.12亿美元

 

(3)结合材料三,归纳出指出对外开放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1)A:②⑥⑧; B:①④; C:③⑤⑦。 (2)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④× ⑤错误 (3)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 (4)世纪贸易组织(WTO)。 【解析】 (1)A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的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②⑥⑧属于A段;B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毛泽东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1977年,“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故①④属于B段;C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开始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了一带一路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开始以此为目标前进,故③⑤⑦属于C段。 (2)①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开始于深圳,故此题表述正确。 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中国把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故此题表述错误。 ③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等城市,故此题表述正确。 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又开辟四个经济开发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形成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此题表述错误。 ⑤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东部延伸到西部地区。故此题表述错误。 (3)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 (4)依据所学可知,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GDP来算,2015年中国在世界上占第二位,超过排名第三的日本一倍以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伟大变革。

材料一: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简要概括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措施。

材料二:1957年,“宜宾五粮液酒厂”正式命名,从那时之后的40多年间,五粮液经历了5次大的扩建,其中1979-2002年扩建占4次。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27日在深圳A股上市,20世纪末的10多年时间里,五粮液集团迈开了向现代化大型企业发展的步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1979年以来,国家哪些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促进国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发展。

材料三:组图

(3)据材料三的组图,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消费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说明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以五粮液代表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树立哪些新的发展理念?

 

查看答案

新中国六十年民生变化的背后,折射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1)根据材料一概述建国初期民生状况。列举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举措。

材料二: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饭,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广西大力推广“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重大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三: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公斤,城乡人民穿着质量大有提高……购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摘自《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3)材料三折射出这一时期有哪些方面的新发展?指出推动新发展的原因。

(4)新中国六十年民生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

A. 生产效率提高 B. 综合国力增强

C. 人民生活改善 D. 思想观念转变

 

查看答案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习近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