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观点是:“它使该国经济发展陷入僵化”。他们辩论的主题应该是
A. 十月革命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推行杜鲁门主义 D.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的是
A. 法国收国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D.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美、法、日等国瓜分。
观察表格,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中国(1851年) | 约43200 | 89% | 11% |
A. 英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B. 中国城市化水平最低,主要由于人口太多
C. 工业化是近代化国家城市化的基础
D. 法国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所以城市化水平不高
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①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最终发展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使印度取得了独立
③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④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湾当局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述“这本书”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