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材料二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大多数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材料三 开元年初,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他任用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1)阅读材料一说说,贞观初年,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为此,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2)阅读材料二可知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形成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中的“盛世”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归纳其出现的原因。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治世局面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该)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而且一定能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
——摘编自余秋雨《十万进士》
材料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记載:“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一、二中的两种制度在唐朝时期都有所发展。请举例说明。
(4)依据材料三说说“这两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隋朝虽然短暂,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隋朝自统一全国到灭亡,共存在了37年。
改正:
()(2)隋朝时期,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一条以扬州为中心的大运河。
改正:
()(3)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改正: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
(1)唐都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3)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时期,名家辈出,文学艺术成就斐然。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代表诗人 被誉为“诗圣”。
(2)唐朝大书法家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3)唐朝著名画家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在位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A. 黄巾起义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