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凝聚各种力量开展不屈斗争,彰显出崇高的精神品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哪些特点?
(2)请举出一例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阐述“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3)2018年3月习近平在会晤金正恩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下图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什么战争的前线?这场战争体现了中华儿女什么样可贵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四次隋使,日本在初步直接接触中国的优秀文化并有所汲取之后,“对中国优秀文化益加叹羡和憧憬,朝野上下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形成一股狂热的学习高潮”。(《日华文化交流史》)……而当时的中国,在唐继隋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经济高度繁荣发达,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于是为了实现继续直接地向中国学习优秀文化的目的,日本皇廷蛆织大型使团,派遗优秀人物为使节,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并随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以便长期从事学习。显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才是日本遣唐使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池步洲《日本遗唐使简史》
材料二:建立元朝(1279﹣1368年)后,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各港口。1291年,马可•波罗护送一位蒙古公主绕经东南亚去伊朗时,目睹并描写了中国航海业的盛况;50年以后,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塔乘中国帆船,取道印度,前往中国时,也目睹并描写了这一盛况。…进口商品除细纹棉纺织品外,还有中亚的皮草、马匹以及南亚的优质木材、玉石、香料和象牙等原材料。而出口商品,除矿石外,还有书、画,尤其是瓷器、丝绸等产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2017年10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该时期“醉心于学习和模仿”的典型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利于中外交流的条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我国21世纪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4)综上,你认为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主流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译:国家以民众为根本,民众把粮食视为生命,如果粮食歉收,那么亿万百姓就不属于国家所有了)…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译:我时常想赏赐天下百姓以恩惠,都让他们富贵起来。如今省除徭役租赋,不要占用他们的耕作时间,使家家户户的农民都能尽心耕耘收获,这样家家就能富足了)
——摘编自骈宇骞等译注的《贞观政要》
材料二:宋金对峙时期,南方经济在继续上升,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由于民族矛盾的关系,北方人民不愿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生活,纷纷流入南方,使南方人口大为增加。据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统计,南方有一千六百八十四万人。而到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南方则有二千九百五十万人,不过二十年间,人口增加了千余万。……南宋政府为苟安图存,也不得不注意发展生产,在国初六年间,曾先后采取一些措施,以安置劳动力和扩大耕地面积。
材料三:1986年我国总财力为3890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半。我国的电力、钢、煤、炭、石油产量,上升到占世界第五、四、二、五位;1986年和1978年相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828元。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促进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哪一举措体现了这一思想?
(2)材料二中“南方经济在继续上升,明显地超过了北方”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3)材料三中我国1986年与1978年一系列数据相比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1)观察《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请分别将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名称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2)根据下图指出同盟国进军路线有何特点?
观察《台儿庄战役》,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川军将领王铭章牺牲的地方
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发生地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经济反而获得了迅猛发展。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913亿美元,1945年增加到1660亿美元。1941年美国的战争物资生产产值为84亿美元,1942年为302亿美元,等于德、意、日三国总产值之和。1944年美国的工业产品等于三个轴心国生产总和的2倍。同英、法、苏相比,美国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德国相比,美国还有吸引科学家的民主制度,这使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条件发展科学。……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作为“民主国家大兵工厂”,美国具备了组织大型尖端科学研究的天时、地利和人力条件。
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邪恶势力发动的,它是对人类的一场浩劫,对科技和生产的一次严重摧残。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以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正义的力量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又赢得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直接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大大推动和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美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综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摘编自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二战未冲击到美国本土,这就使美国具备了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的优势。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既是对科技的摧残,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5)二战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