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中不属于日本人对“西方文明”感兴趣的是( )
A. 引进欧美先进技术 B.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 实行“文明开化” D. 实行天皇制
1862年,为了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时代背景看,此举的目的是
A. 彻底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B. 为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为美国北方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D. 扭转美国内战的局面
某外国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A. 海地独立 B. 美国内战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1861年改革
阅读材料,探究历史
材料一 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各个部门。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如表为1929﹣1933年间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部分情况统计:
国别 | 工业生产下降 | 对外贸易缩减 | 失业人数 |
美国1932年 | 47% | 75.7% | 约1700万人 |
德国1932年 | 40.6% | 70% | 600万人以上 |
日本1931年 | 32.9% | 75.9% | 约300万人 |
材料二 1945年5月9日凌晨,莫斯科人民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
回答:
(1)这场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
(2)针对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
(3)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其中后一个战争开始及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永远一帆风顺、和平解忧。请简述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答两点。)
(5)简述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革命之路》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写出材料二的事件名称、性质?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干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3)材料三中的“28年”是指哪段时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建设之路》
(4)上图代表我国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创新之路》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
材料五: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
(6)上面材料中的规划名称是什么?提出什么新发展理念?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一统)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篷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民族和谐)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
﹣﹣《旧唐书》
材料三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数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工程修筑)
材料四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古代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请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平息叛乱)
材料五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尔部的噶尔部的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打击喝尔丹。18世纪,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草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5)依据材料五概括大小和草发动叛乱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为管理新疆地区设置的机构叫什么?
(归纳概括)
(6)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