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诗圣杜甫的诗反映了他生活时代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被称为“诗史”,以下历史内容不能...

诗圣杜甫的诗反映了他生活时代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被称为“诗史”,以下历史内容不能在杜甫诗中看到的是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贞观之治不能在杜甫诗中看到,故A符合题意;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都可以在杜甫诗中看到,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凿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查看答案

2013年,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新时代”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你如何理解“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图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图二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材料三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2)从材料二图一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

(3)材料二图二中1992~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邓小平视察南方后,中共哪一次会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四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四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二战后,1955年至1960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60年至1965年为9.8%,1965年至1970年为11.8%,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又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

——摘编自《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说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五  比尔·盖茨曾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5)材料五中比尔盖茨的构想已经成为现实,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技术成就?这一技术成就给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六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6)据材料六,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