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列举宋朝的一个传统节日。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出现在那个地方?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1)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双方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举例说明唐与日本的友好交往。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真正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是指谁?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在国策上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从繁盛的唐朝到卓越的宋朝,请就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图一、图二)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儒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2)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3)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时期出现的现象,并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的对外政策?
(3)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大运河的三个节点城市:①②③余杭。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 B. C. D.江南河。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请在题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题后填“C”。
(1)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 )
(2)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
(3)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
(4)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5)唐朝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