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之间的关系是( )
A. 图一为图二提供了能源 B. 图三为图二提供了动力
C. 图二是图一使用的条件 D. 图三是图一广泛应用的结果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三个阶段:强国富民——当代开放——现代崛起。
(强国富民)
材料一 “锅里有的,碗里才有,大家才会真正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对强国富民的共同心愿。
(1)阅读材料一,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材料二 A.“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B.“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2)对比材料二中AB两段文字,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代崛起)
材料三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
(3)阅读材料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4)材料四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特色中国)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问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1987年,哪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极大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习近平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
③南方谈话
④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③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