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学校初三 1 班的同学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对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史爱思等同学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提供了不少资料,他们提出这些运动实际上是三个解放的观点,令大家耳目一新。我们一起来参与他们的探究吧。
(人性的解放)
材料一:
(1)拉斐尔是什么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与中世纪的相比,他画的圣母子有何特点?
(人身的解放)
材料二:1789年8月4日至11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废除封建权利的法令,规定无条件废除法国残存的农奴制,农民的人身劳役,领主的免税权,司法特权,教会的什一税等。8月26日,制宪议会通过的宣言将启蒙学说中关于政治民主的理论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人的自然权利,以法律至高的原则,取代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同时以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取代封建主义的私有制,防止贵族阶级以特权侵犯资产阶级的财产权,也是革命取得重大成果之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请指出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联系。请写出制宪议会通过的宣言的名称。
(人类的解放)
材料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解放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的思想,即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获得政治解放;无产阶级进行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基础上,实现人类解放。
﹣﹣李平《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类解放历史进程思想的思考》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法国的无产阶级曾尝试获得政治解放,请写出他们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
中国近代历史是“沉沦”还是“上升”?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先生对此进行了新的解读。以下材料摘编自他的文章。
材料:以往人们常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时候起,中国社会便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便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不仅有“沉沦”,还有“上升”。以往从近代中国80年的历史看,主要只看到了“沉沦”。如果从近代中国110年的历史看,就豁然开朗了。近代中国社会即使是“陷入深渊”,也应该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头20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为是“谷底”,所以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举出近代中国社会处于最困难的“谷底”时期的两个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举出“上升”时期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两个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作者提出的近代中国“沉沦”、“谷底”、“上升”所指的时间段。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废井田、开阡陌”解释为确立土地私有制,但近些年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
材料一:(董仲舒):“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都要加强君权,把土地牢牢抓在手里才有富国强兵的物质基础,如果推行土地私人占有,就削弱了君权的经济基础,于是各国君主推行的非但不是土地私有,反而是土地国有。国家跨过各层贵族直接授田给农民,学者称之为授田制。授田之初只给农民使用权,农民不能据为己有,农民耕种国家土地须向国家缴纳赋税、服徭役。近三十四年的出土文献云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青川木牍等一大批土地制度资料都说明了这一点。
﹣﹣李凯《商鞅变法是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材料三:商鞅废除公社所有的井田制,建立新的授田制度,虽然原则上仍为土地国有,但由于农民可以长期占有土地以及国家直接管理基层土地存在困难,实际上大大助长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社会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董仲舒认为商鞅变法造成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学者认为商鞅变法推行授田制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作者的观点。
(3)指出材料二作出不同的历史解释的依据。
18 世纪的_____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_____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
唐朝的商业繁荣,都城_____布局严整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甚至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做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