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取了战斗的胜利。”文中的“他”是
A. 雷锋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邱少云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如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
A. 1949年 B. 1999年 C. 2009年 D. 1951年
生产生活使用的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使用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上溯到传说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追寻传说中的华夏源头
(1)“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在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有哪两个?
(2)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序。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我国何时出现铁器,和青铜相比,铁农具有哪些优点,伴随铁器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
(3)铁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国开始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一年由谁建立的?
步骤二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4)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这些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北方的政权有哪两个?
(5)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当时带来怎样的影响?
步骤三体验现实中的民族关系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大杂居,共同工作、生活,交流更加密切,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步骤四感受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7)请在表格数字处填上相应人物及成就。
领域 | 朝代 | 人物 | 主要成就 |
农学 | 北朝 | ① |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书法 | 曹魏 | ② | 楷书《宣示表》 |
东晋 | 王羲之“书圣” | 行书《 ③ 》 | |
雕塑 | 北朝 | /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 ④ |
地理 | 北魏 | 郦道元 | 《 ⑤ 》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官职,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请回答: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
(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