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3)为解决材料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做过哪些努力?

(材料四)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4)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亚历山大二世;资金、劳动力、国内市场。 (2)新经济政策。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4)“大萧条”指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验”指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启示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创新,要符合本国国情,要与时俱进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2)根据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0年以后,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因此为解决“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弊端。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1933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消除经济危机,1933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能得出的启示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创新,要符合本国国情,要与时俱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也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还因为在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厮杀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它们是顾不上立即动手扼杀俄国革命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材料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摘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告

(1)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一战后为重建世界秩序分别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在美洲召开的这次会议是怎样损害中国主权的?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材料二中“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包围苏联,美国运用“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5)结合材料四,你认为现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门,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他(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危机,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3)材料三中的美国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这场大危机,是如何应对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的原因有①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②独立意识增强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④教育程度的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

D.生产社会化

 

查看答案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