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探索前行)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2)根据材料二判断“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史意义?

(外敌入侵)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实,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3)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同仇敌忾)材料四: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晚,周恩来抵西安。十七日,周随张见蒋,态度谦恭诚恳,说明中共决无不利于蒋的意图,希望大家化除成见,团结御侮,拥蒋为全国领袖。蒋静心细听,认为和自己的希望符合,即亲函新任讨逆军总司令何应钦,说是两日内可回南京,命停止军事行动。

──《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P675

(4)根据材料四回答,周恩来到西安是因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件大事?该行动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再次反目)材料五: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5)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六(见下图)

(6)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7)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 (2)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4)西安事变 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7)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共两党应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团结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据材料“……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建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据材料二“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可知,料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遵义会议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起到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事件。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据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实,以免事态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是九一八事变,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是不抵抗;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4)根据材料四可知,周恩来到西安是因为当时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6)材料图中显示的是淮海战役中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支持,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国民党贪污腐败,背弃人民,丧失民心,所以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7)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共两党应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团结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

A.互助的思想 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 D.平等的思想

 

查看答案

作者在谱曲时把原歌词“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歌曲结尾处,在原歌词“前进,前进”之后加上“前进,进!”……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A.《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B.《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C.《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影响

D.《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过程

 

查看答案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毛泽东 D.冼星海

 

查看答案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齐白石 B.茅盾 C.徐悲鸿 D.鲁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