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顽固派反对变法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 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900年10月11日,议和大臣李鸿章在俄罗斯军队的护送下,从天津来到北京,开始与西方列强谈判。与李鸿章此行相关的背景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