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材料二  儒家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束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1)材料一中,国际社会呼吁汲取孔子的智慧。记录着孔子思想言论的原始著作是什么?世界以孔子为荣,你觉得孔子的哪些思想或名言警句让你记忆犹新,对你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指的是哪两种“和谐”?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 (2)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体现了其主要思想。第二小问是开放题,只要符合孔子的思想或者言论都可以得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 (2)由材料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可知,儒家所强调的“和”指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县的设立当以楚国为最早。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至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

——百科知识

(1)依据材料指出,我国最早的“县”设立于哪一时期?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来自哪一次变法的明确规定?

材料二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陕西新闻网

(2)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诸侯国?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风云人物网

(3)“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从秦始皇的施政方针看,他主要继承了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治国理念?为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西汉时所采取的统一思想的主要措施又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禹死后,王权继承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把那里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形成了“天子——诸候——卿大夫——士”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2)材料二中,周王采取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来推行实施的?

材料三  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汉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初面临着哪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较为成功的做法?

 

查看答案

汉代讲学之风很盛行,如下图:汉代讲学图。就此推断,汉武帝统治时期,最为流行的讲学内容应该是

A.韩非的法学体系 B.道家的道德之经

C.兵家的胜败之策 D.儒家的经书伦理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在王国势力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历史背景下,很多有识之士给汉武帝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下列主张与“推恩令”的策略最为接近的一条是

A.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候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B.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C.“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D.刘邦与大臣立誓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查看答案

主父偃曾上书说“愿陛下令诸候得推恩分于弟以地,候之。”于是“上从其计。”这里的“陛下”和“上”指的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