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如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代中国文明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材料一
(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意义如何?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习近平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讲话全文》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哪一天?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复兴之路。
(伟大实践)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彻底击碎了清王朝的大国梦,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开始了欧美之路。
强国初梦 | 西化之路 | 共同主题 |
洋务运动 | 学习军事器物 | ③ |
① ;辛亥革命 | 学习政治制度 | |
新文化运动 | ② |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曙光,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又开启了苏俄之路。
材料三 南昌起义,大城市革命失败,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计划破产。中国革命出路在哪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自己之路。
(论从史出)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革命才能成功。
(问题探究)
(1)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① ;
② ;
③ 。
(2)十月革命结合中国送来的“曙光”是什么?“开天辟地”指哪一历史事件?
(3)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图中探索,放弃城市革命计划,向农村进军,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今天,我们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你认为“中国梦”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蹶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溅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后来这场运动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什么理论,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19世纪中期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