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请问“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奋起抗争)

(4)如下图所示的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几例(包括人物名称与主要事迹)?

(忧患意识)

(5)给以上探究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口誓死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徐邦道旅顺抗日、左宝贵平壤抗日殉国、丁汝昌威海卫抗日殉国等。 (5)主题:侵略与反抗;感想和看法: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人民具有抗争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辱;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解析】 (1)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能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根据材料“……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根据材料“……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结合所学知识,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英、美、俄、日、法等八国组织八国联军,进行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根据所学知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出现了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口誓死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徐邦道旅顺抗日、左宝贵平壤抗日殉国、丁汝昌威海卫抗日殉国等。 (5)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外国的侵略,四中的历史人物都体现了反抗外来侵略,故主题:侵略与反抗;根据以上材料和图画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人民具有抗争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辱;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查看答案

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

 

查看答案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 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 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 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查看答案

《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 B.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C.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