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 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 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材料三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说出商鞅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并分析商鞅的理论源于百家争鸣哪一学派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1)秦孝公;法家 (2)奖励耕战 (3)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根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可知,商鞅的理论源于百家争鸣的法家思想。 (2)据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可知,材料二反应的变法措施是奖励耕战。 (3)根据材料三“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1)材料所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技术发明?

2)小历同学由此认为,这一技术是蔡伦发明的,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汉时期 D.东汉、魏、晋

 

查看答案

下列对道教和佛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曾被统治阶级利用

C. 起源于不同的国家    D.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年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